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MPF – 識得揀,先算係老闆

呢排MPF最熱門話題,就係收費過高,波蘿以前都提過,希望盡快通過競爭,將收費減低。為証明收費高,好多報紙都會用咁既計法,話如果供足三十年,隨時有40%俾左基金公司。

呢個講法,非常片面及有D誤導,其實市面收費最高D零售基金,除左1%年費以外,另加20%表現費,舉例每年增長20%(扣除收費前),咁一年就要扣你5%費用,如果三十年月供,計埋等於俾左70% D公司。但千祈唔好俾70%嚇親,如果你搵到呢隻基金,我應該恭喜你,因為最重要就係扣除所有收費後,你每年仲有15%淨增長,能維持呢個數字三十年,隨時令你發達,如果月供二千,三十年會累積千四萬(14 million)。呢個數字唔係神話,有一隻本地港股基金,十幾年來,扣除高年費及表現費後,每年增長仍高過15%。

所以我認為研究MPF收費是否過高,客觀方法係同市面一般零售基金比較,而唔係睇三十年係少左幾多%,如果真係幫你賺到錢,俾多D收費又點話。關於點樣將MPF同其他基金比較,留番遲D講。


今次想講既係好多人希望有得揀,即係伙記唔單止可以揀基金,甚至可以揀MPF公司,令多D基金公司可以參與競爭,咁D公司自然要減低收費。咁既諗法好正路,符合自由經濟原則,但諗深一層,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揀唔同公司,咁會計部每個月供款都幾頭痛,要填好多form,匯錢去唔同基金,如果人工(供款)經常變動,仲要跟唔同基金公司update D資料,另外D基金公司亦要加D人手,因為D老闆(尤其SME)可能因為週轉,容易遲遲未入數或入錯數。咁多野加起黎,增加基金選擇,最後慳到幾多收費,真係要睇市場力量。

再者,就算MPF年費收多一個%,條數長遠計好似好大,但比起揀錯基金既損失,年費算係小意思。如果你話開放多D選擇,一般市民又係唔係識得去揀。以我從匯豐MPF 01-06年數據分析,我將D數字整理,比較裏面幾隻主打類別:

類別 ********** 六年累積回報 **** 佔整體比重**
保本及保證 ***** 少於 15% ********* 25% **
均衡及增長 ******40% - 55% ******** 40% **
港股及亞洲股 *** 70% - 80% ******** 27% **

好明顯,有大約三份二人都揀左低回報果兩類,其中四份一仲揀左超低回報。數字好清楚,就算以匯豐MPF本身咁少選擇,依然大部份人揀錯,你話如果百花齊放,N咁多選擇,裏面一定有D質素差劣既籮底橙,最後揀錯會搞到臨老過唔到世。所以當大家咬牙切齒,要求減低年費既時候,唔好忘記掙大對眼,細心分析及了解自己需要,小心去揀,將來至做到老闆。





3 則留言:

  1. 我認為所謂的選舉錯誤與手續費係兩件沒有關係的比較,一個是投資教育,一個是選擇權,而且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考量,並沒有錯與對的關係。

    回覆刪除
  2. 我文中提到費用及選擇係兩件事,都要分別改善,但我強調後者比前者重要。投資按個人需要考量,根據能力及需要而定下目標。

    我認為三份二MPF未能做出合理(正確?)決定,我之前有翻查工作人口年歲分佈,評估將近退休,並要選擇保守投資的百份比,只佔不足10%,即大部份年青人都選了保守及低回報投資,我不相信他們甘願如此。

    關於定下目標,好多人都有idea希望退休後每月有幾多錢駛,例如每月八千元,但咁即係等於二十五年後要累積幾多錢,先夠三十年退休駛,又有幾多人知道?又如果連目標都唔知,又點去揀適合投資類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