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星期五

$250 可以做得乜?

施政報告,整左D長者醫療券出黎俾70歲以上老人,$250一年睇私家醫生,究竟班官員有冇做個調查,點樣諗野,$250可以做得乜,頂多睇一兩次普通科私家醫生,咁D老人會點用D錢?

1. 基層老人
一向冇睇開私家醫生,只靠廉價或免費政府醫生,每次仲要好多藥,。為$250,可以叫佢地試下睇一次私家醫生,感受下D貴氣,享受下唔駛一早排除既安排,一年一次咁多啦。但係佢地平常睇開政府,忽然轉私家,私家醫生之前都冇病歷紀錄,唔知乜頭乜路,單睇一次根本幫唔到病人,病人之後又冇錢覆診,跟住又去番睇政府,唔去睇私家好過去。唯一意義,就係叫老人每年享受一次私家會診既滋味。有便宜唔駛洗頸,老人當然會慳呢筆街外錢,一定會去睇下私家,$250最後用得不明不白,真係食落肚好得多。


2. 中產老人
佢地專科長期病症一向去開政府,例如高血壓、糖尿、風濕等,因為一早book定,定期覆診。政府專科較私家收費低得多,加上每次有幾個月藥,D中產老人還可以負擔。只有當忽然頭暈身熱既時候,因為有D積蓄又唔想去政府醫院排隊,先去睇普通科私家,可以話係自己既家庭醫生。但老人一年最少要睇幾次私家,醫療券幫到一次,只係聊勝於無。


3. 富貴老人
一向光顧私家醫生,包括高收費的私家專科,一年閒閒地可以用上幾千蚊睇醫生,$250真係濕濕碎,或者佢地都懶得去申請 。

綜合以上個案,只有少數的「中產老人」輕微受惠,可能佔唔到合資格老人的30%,其他70%錢就浪費左俾私家醫生,而老人冇真正受惠。加上醫療券好像會用甚麼電子記錄,行政成本一定甚高,真係唔知點解要咁樣實施。

如果政府心想幫下D老人,增加$250生果金實際及有用得多,令佢地可以針對自己需要,善用呢筆$250。


如果政府打算利用今次措施,為將來大型醫療券計劃作試驗,咁就好似用錯case study。如果有70%用家冇實際得益,佢地會冇動機「善用」醫療券,最後效果只會強差人意,令試驗失去代表性,唔可以作為日後參考。






3 則留言:

  1. 波老闆:

    (哈,猶記得你和尹思哲之間的討論,精彩非常。厲害!)

    Umm... 小弟對於醫療券的想法,也是從“試驗”的方向作猜想。不過,對於呢個政府一切既做法有一個大膽假設:曾蔭權唔係蠢仔。

    我覺得這個試驗,並唔係通過“計算成效”而去推行更大的計劃;反而係通過“觀察老人的睇病行為”去制定。

    採用電子記錄模式,目的是與醫管局資料銜接,從而得出能否以醫療券方式(or its later variants)來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

    $250當中可能只得5%能夠獲得充分利用,但係,個數據相對花錢找顧問公司進行調查,來得實在、直接和便宜。

    回覆刪除
  2. CM

    周局長今天已暗示醫療券會延伸推廣。

    正如我文中所述,因為其中70%基層老人會亂用這$250,令政府統計數據字扭曲,不能了解老人看病 pattern & preference。

    要令數據稍為清楚,政府必須在統計時找出這人,另作分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