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

十年樓事幾翻身

今年拜年途經港島的海怡半島,我走過屋苑的內園時,舉頭遠望其中一個中層單位,窗口是打開的,應該有人入住。不禁想起九七那個樓市的火紅年代,大家都忘我地玩著交火棒的遊戲。我自己除了有份接火棒外,亦將這枝火棒交了給一對年青夫婦,我現時還記得他們當時以「筍價」入貨的雀躍表情。十年過去,不知道這對夫婦是否還在堅持(現在該單位市價仍只及當年的八成),或是在更早之前已經當機立斷,轉賣給別人。

在差不多同一時段,我亦有買賣了荃灣愉景新城的另一單位,其價錢與海怡的單位幾乎一樣。兩個單位當年都是熱賣盤,海怡固然是港島的大盤,而愉景新城則為荃灣多年未見的龍頭盤,兩者都是年青中產喜愛的選擇。當年的資料如下:

九七年中:
荃灣愉景新城:約750呎,中層內園景,樓齡:全新,$550萬
港島海怡半島:約750呎,中層內園景,樓齡:三年,$550萬

我雖然早已沒有持有這兩個樓盤,但今天還是因為八卦原因,想知道兩者的最新市價,就到銀行網頁進行樓宇估價,了解它們的市價如何,差別都令我十分詫異。

○八年初:
荃灣愉景新城單位:市價:約330萬
港島海怡半島:市價:約430萬(比前者貴了30%)

十年過去,因為大家都是中層內園景,景觀不會有甚麼變化,週邊的交通設施亦沒有多大轉變(到海怡的地鐵還要七年後才建成)。這兩個曾是價錢相若的單位,今天竟然相差了30%,充份反映了港島區樓宇供應短缺,單位較為保值的鐵律。

今天要選擇買樓人士,絕對要考慮港島區樓宇的保值因素。但今天港島同一面積、景觀及設施的單位,價錢可能就比九龍及新界貴了20% - 40%。換句說話,以同一價錢,你可以在九龍及新界買到大上20% - 40%面積的單位,享受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究竟應該是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那就各取所需了。





6 則留言:

  1. 海怡當然是龍頭當炒盤。

    但愉景新城貴為荃灣一線盤,已不算是最落後的一了

    回覆刪除
  2. 請問荃灣萬景峯前景如何??

    回覆刪除
  3. Niojew

    短線(一兩年)樓價走勢主要看炒家及資金流向,因此我不知道萬景峰短線走勢如何

    長線前景引言,應該會落後同價的香港樓

    PS:荃灣西將有大量供應,加上西九其他供應,對萬景峰有一定壓力

    回覆刪除
  4. 維港以北,相信除了供應量較多外,大陸因素也不可忽略。當由沙田往深圳只需一小時的時候,很難想像兩地的樓價能有現在的差距。我想新界北及鐵路沿線的樓價很有可能跟內地「接軌」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