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錢從何來

政府上月公布,5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5.7%,闊別多時的通脹,正式重臨香港。其中食品價格升幅最大,按年升19.2%;升幅顯著的食品,有豬肉(56.8%)、牛肉(50%)、罐裝肉類(45.7%)、米(39.9%)、食油(36%)、其他肉類(30.5%)及淡水魚(23%)。

可能港人已被過去十年的通縮現象洗腦,覺得今次通脹來勢兇兇。但對於有廿年工作經驗的港人來說,通脹絕不陌生,按年6% 至 7%的數字只算是濕濕碎而已。記得香港九十年代初的幾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一直維持在10%左右。當時通脹主要是生產力帶動,通脹高時人工增幅更高,而基層市民主要是土生港人,現實及期望的落差較少,社會氣氛融和及高漲。

今次通脹重臨,主要是環球物價帶動,本地薪金整體雖然有增加,但基層薪金恐怕難以追上。環球商品價格波動的原因,總離不開長遠需求因素及短線炒賣,雖然中國及印度對原材料需求增加,但增加在過去年月不斷累積,也不是一下子急速上漲,原油及金屬價格在過去幾年的倍數跳升,還是弱美元引致的炒賣居多。

環球商品之中,以原油及金屬為例,不容易立刻增產,價格短期維持高企,是可以理解。但對於國內輸港的鮮肉及罐頭大幅漲價,只要農民及廠家見有厚利可圖,定必大幅增加產量,促使價格回落。我相信新鮮食品及罐頭價格,不可能長時間高企,年尾之前應該回順,會減輕基層市民的負擔。

立法會選舉將近,議員全部都盡情把握機會,以基層人肉沙包為盾,要求政府派米紓解民困。適逢政府自知民望下滑,更樂於束手就擒,盡情開倉派米。今次以一次過派米方法,大多數基層都獲得約全年10%的優惠,理論上是足夠抗衡7%左右的通脹。如果食品價格如我所願,在年尾回落,則基層變相會有額外花紅。

本來基層要求政府伸出援手,是可以理解的表現;但觀乎今次通脹,連一些富貴中產都變成大喊十,要政府減乜減物,我就不以為然。昨晚亞視就報導了一位乜生,但見乜生衣著光鮮,是有車一族,與太太及子女住在千呎單位,每季差餉四千元。乜生在銀幕前投訴支出大增,借機要求政府減汽油稅、差餉及外傭費。

我以簡單推算,乜生每季要交四千元差餉〈假設連地租〉,單位價值約一千萬。要供一層千萬單位,年薪約為一百萬,算是十分富貴的中產。以這樣的經濟水平,通脹影響甚微,但還要諸多要求,可以說是富貴中產之恥。在民粹主義抬頭的年代,議員伸手討選票,基層及中產伸手拿數,商家繼續上下其手,最後還是那句:錢從何來?







10 則留言:

  1. 波蘿游園地網主:

    你好!
    我是AOL網站的編輯,我曾瀏覽你的網站,覺得你的文章很吸引,而且十分適合我們的AOL網站。

    未知閣下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邀請成為我們網站的寫手,邀請你為網站寫作之外,亦希望張貼你網站中的一些合適的文章。

    有興趣可聯絡 
    Stone
    Email: stonei@dna-asiapac.com

    回覆刪除
  2. 石先生

    承蒙錯愛,因能力及時間所限,抱歉未能應允閣下要請,

    回覆刪除
  3. 波老闆, 別來無恙嗎?

    >>昨晚亞視就報導了一位乜生,但見乜生衣著光鮮,是有車一族,與太太及子女住在千呎單位,每季差餉四千元。乜生在銀幕前投訴支出大增,借機要求政府減汽油稅、差餉及外傭費。

    妖!好心阿乜生用車少D(賣埋架車仲好), 把物業變成租住(按: 供樓皮費係勁過租樓的), 買o野格價, 放下身段仲好啦!

    "五無人士"比起阿乜生更需要政府出手啊!

    回覆刪除
  4. 加利得稅和高入息稅人士薪奉稅。

    也許乜生要供一層千萬單位,年薪卻只有六十萬! 所以很辛苦! Ha Ha.

    回覆刪除
  5. 年薪六十萬,走去供一千萬既樓,都相當進取(我係話借錢既銀行進取),而且乜生又唔係港姐股神

    回覆刪除
  6. 年薪100萬,一家4口,供一層千萬單位.
    點供得起?

    回覆刪除
  7. 單位一千萬,七成按揭,借七百萬。
    假設年息3%(現為2.75%),20年,月供$39k

    年薪一百萬,月薪八萬。銀行以一半收入作為供款上限,即可供$40k,符合$39k要求,大多數銀行都會借出呢筆錢

    回覆刪除
  8. 不知何解,好多香港人變成伸手派...

    條乜生真係影衰D富貴中產。

    回覆刪除
  9. 我估乜生係自僱人仕(老闆仔是也)。

    如果佢係富貴打工仔,俾佢老闆見到咁情景,真像隨時 X 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