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無線寬頻 – 速度真相

根據先前採用的方法計算,我的3G數據下載速度,一般只達0.1 至 0.3 Mps,與業界所稱的7至14 Mps 大相逕庭,波蘿游當然藉此向業界老友聲討,他當然大打官腔,首先指出服務公司不同,參與計劃有異,效果會有很大差異。3G寬頻是基於無線共享技術,始終亦會因為使用時間及天氣等有所影響云云。

因為老友亦非技術班底,我亦懶得與他深究。自己唯有本著通識精神,以互聯網為師,自行發掘資料,作一些簡單分析。香港有四個3G網絡,以全港約二百萬3G客戶計算,每個網絡大概招呼五十萬客。以一般網絡商聲稱有過千基站覆蓋全港,即每一基站平均招呼五百客戶。

根據
電訊管理局資料,每名3G網絡商各佔2 x 15MHz頻寬,即每公司有三對3G頻道。意即無論你身處香港何地,以單一3G網絡為例,最多只能同時同地享用三條頻道,但就要照顧約五百客戶。當然一般用戶不會全日打電話或上網,按照普通用戶習慣,白天約只有2%至5%時間會使用服務,即平均有10至25位同地同時使用同一網絡,無線資源亦會由這批客戶同時分享。

電訊商的廣告聲明,下網速度可達7至21 Mps。但此數字僅為完美(ideal)情況下的指標,只會在實驗室出現。所以, 服務商的廣告聲明必然會有細字解釋,實際速度會因為時間地點而有異。要達至完美速度,必須有極強及極純的訊號,手機顯示的五粒星只表示訊號強度,不代表其純度。

訊號要強且純外,亦必須沒有其他用戶分享。如果平均有10至25位客戶與你分享,速度必定大打折扣。例如以14Mps的速度為例,如果要與十個人分享,扣除overhead時間後,每人所得恐怕不足1Mps。我相信電訊商為提升寬頻服務,會特定其中一條頻道作為寬頻客戶專用,但隨著無線寬頻服務日益普及,共享客戶日增,下載速度恐怕只會每況愈下,目前的下載速度,恐怕難以維持。

雖然電訊老友一再強調,如果客戶增加,公司賺錢自然會增加基站數目,以確保有足夠頻寬。我對此看法甚有保留,皆因無線寬頻要攻佔固網市場,自然要針對在公司或家中上網人仕。但香港辦公及住宅全為高樓大廈,即單位不單平面發展,主要還是高空的三圍發展。但移動電話概念是以蜂窩般的平面覆蓋,要照顧三圍發展,就算技術可行,但要在住宅大廈中心安裝基站,恐怕必遭住客反對,在金錢或行政上都難以施行。

因為電訊商的大力吹谷,相信3G無線寬頻客戶會在未來一年持續上升,但隨著客戶認清服務水平,而部份合約到期,到時用戶數目必然插水式下跌,最終只能為電訊商帶來短期的收入而已。







4 則留言:

  1. 仲諗住買部notebook + 3G
    代替屋企部DESKTOP TIM
    要再諗多D

    回覆刪除
  2. 「但香港辦公及住宅全為高樓大廈,即單位不單平面發展,主要還是高空的三圍發展。」
    應該是「三維」吧 :-P

    始終,流動網絡的高速建基於低活躍用戶率 (activity factor),對於經常 BT 的香港人而言,未必適合。外國也有在郊區推廣使用 3.5G 上網,但是用戶也只是基本網頁瀏覽為主,所以對服務的預期與實際感受的反差沒這邊嚴重吧

    回覆刪除
  3. 思考

    是三維,3D是也,多謝指正。

    在下冇安裝BT,相信都係小數族類。始終覺得BT十居其九點九,都是下載侵權之物,不願為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