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醫療融資系列(二) 公營醫療效率(上)

要照顧將來老人醫療,除了加錢融資以外,當然就是提升效率,以更少資源,完成更多工作。今期要分析的,是醫管局的效率如何,她的工作是否應該被私營取替。首先聲明,在下及近親都沒有在公營醫療體系工作,所見所知同大家一樣。

如果你是生果批信徒,你一定痛恨官僚浪費。生果報昨天
「問題出在醫管局,笨蛋」一文,更列出醫管局經常支出佔政府支出圖表。從90年的3.7%,,增至95年的15%,近十年又回落至14.2%。單看圖表,你一定媽媽聲,點解90-95支出年增加了3倍,肯定洗腳唔抹腳。

且慢生氣,圖表只可能反映作者無知,又或者刻意誤導讀者。如果醫管局一直都係大花同,點解95-06年支出又會稍微下降。主因是九○年前,未有醫管局,醫院及診所屬衛生處管理,然後於90年初逐步交予醫管局管理,醫管局初期開支急劇增加,主要是擔起之前衛生處的醫院及診所。當然,期間亦有新建醫院(東區醫院及大埔療養院等),支出自然增加。另外,醫院服務在90年代大幅改善,亦是有目共睹,過程中自然要增加使費。至於95-06年支出下降,則因為經濟不景,公營機構亦要資源增值,雖然期間人口及病人增加,支出反而輕微下降。可能你仍不滿下降幅度,但亦須承認期間效率確有所提升。

所以,生果作者光看醫管局90-95年支出,以證實其浪費,又或太過倚重公營醫療,都是以偏概全,或者故意誤導的講法。要比對的話,應以所有公營醫療支出作準,然後再列出各年的支出,比對期間人口增長(特別是極高支出的長者一族),才算是客觀及全面的分析。

但你可能唔順氣,經常聽到咁多醫管局浪費事件,其效率如何會高。要研究醫管局效率,一定要查看其最新
06-07年報,先有客觀資料分析。以下是醫管局的一些有趣的成本數字:

1.一般醫院病人費用:每天 $3,290
2.專科門診: 每次 $740
3.普通科門診: 每次 $260

根據在下經驗,現在本港私家醫院病床,每天床位費用約為:三等:$1k-1.5k, 二等:$1.5k-3k, 頭等: $3k以上。而比較好的私家醫生門診,專科門診約$300-400,普通科門診: $100-200。。看見以上數字,你可能又眼火爆,並且大,點解貴過私家醫生咁多,醫管局效率低劣,還不證據確鑿。

波蘿游好似巴菲特一樣,都喜歡閱讀上市公司年報,電腦裏面冇一千都有幾百個不同公司及年份的年報檔案。對於年報上面的數字,深知有人為意志作梗的成份,自己絕不會輕言盡信。我作為一個連
統計處報告都可以質疑的的人,對醫管局報告中的數字,亦有另一番見解。因為復活節要放假出外,假後再作討論,將事實真相剖開。


PS: Blog友
藍天蔚兄最近有不少文章,討論醫療融資,小弟因為與他看法有別,多番在其Blog留言,與藍兄有不少交流。有興趣討論醫療融資的朋友,可到藍兄處一遊。









4 則留言:

  1. 本來作為局內人, 唔方便多講(今次波兄仲要係打正旗o個隻), 但係問題是否100%在HA呢? 未必。

    波兄所言, 正是筆者心裡的話(雖然我都係生果報Reader, 但不會信晒); 但點解貴過私家醫生咁多,醫管局效率低劣?

    以筆者曾在某新界北醫院工作經驗而言, 很多人的確濫用了A&E(例如咳幾聲同埋打兩聲噴嚏), cases收多的原因係很多come from廣東省的撞車意外, 第一處回港醫治一定係那間醫院, 北區的老人院舍以及很多北區居民, 一日平均都有一千至二千多宗cases。

    另一方面, 醫護流失係比十年前是嚴重了, 造成斷層; 所以HA要急急腳重開Nursing school收學護, 要俾較好的offer去請見習醫生成為resident等。

    回覆刪除
  2. 要衡量醫管局效率,應該將其單位成本-unit cost,而並非總成本,與私營單位成本比較。

    濫用會增加總成本 - total cost,但對單位成本影響不大。

    當然,減少濫用會減少無謂支出,絕對值得支持。

    回覆刪除
  3. HA 的床位費三千多元是全包, 私院的無計醫生費, 化驗費, 護理費, 藥費 etc.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