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何解買新樓

自從九七金融風暴,發展商銷售一手樓宇方法,出現了結構性變化。變化不單是外表及實用方面,其實樓房縮水,最少有三幾十年歷史,實用率方面大概從七八十年代的90%,到九十年代的80%,到近幾年的70+%,好多時業主都手中有數,樓宇價格亦從中反映。

我指的變化主要是從價格考慮,九十年代發展商首輪普遍以低價速銷,然後分批加價,買家要同時要考慮三四張價單。如果樓盤受歡迎的話,首尾價單呎價可以有10% - 20%差異,買家可以在半天的銷售時間,喜見單位的「名義」價格獲此升幅。其時銷售主要較廣告推動,無需地產經紀參與,半天賣出過千單位,情況非常普遍。

但自從SARS以後,發展商就非常依賴地產經紀,每有大型樓盤展銷,都見經紀血肉長城,將附近擠得水泄不通。而發展商定價都先高後低,特別以優質高價單位先行,以高價成交定下較高指標,提供空間下調。過程中全靠地產經紀三寸不爛之舌,游說買家下海。因為會計制度轉變,發展商可藉物業估值獲利,無需單靠售樓受益,急於出貨意欲下降,一手銷情比以前溫和得多。

自己九十年代幾次入市,都因為發展商以低價開售,買入的全是一手新樓。但SARS以下,縱然都有入市,但全為樓齡較新的二手樓,已經沒有涉足一手新盤。不單因為懼怕一手地產經紀的熱情,或因為實用率持續下跌,而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主因是時代轉變,一手價格已不可同日而語。

我從中原地產網頁,翻查近幾年出售的大型新盤,找出過去三個月成功賣樓的一手業主,記錄期間單位的升幅,再比較同期中原地產指數升幅,亦即與大市升幅比較。選擇樓盤分佈港九新界,事前完全未有任何篩選,全部都是大型新盤,因為有足夠成交作為分析。

如圖所示,衣不如新,樓不如舊,實在不用多言。


PS: 查察當中,其實發現有一較新樓盤能打破宿命,圖中未有列出,炒家自知樓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