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1日 星期五

後輩的檸檬

小弟半生算是十分順利,也或許是小弟甚少要請人幫忙,所以給人拒絕的次數也不多(顧客除外),最深刻的還是拍拖時女友(現任老婆)請我吃的檸檬。但最近我兩公婆都被人請吃檸檬,心裏有點不是味兒。

話說有兩位十七八歲的侄女,新學年要赴海外讀書,我倆前幾天與她們及其父母午餐,算是為兩位侄女送行。老婆為了給她倆一點記念,各挑選了一條法國名牌的休閒褲子,是輕便快乾類型,最適合外國行山等戶外活動,約值幾百元一條,深想應該適合年青人口味。午餐小休之時,老婆拿著裝著褲子的袋,以四萬口面走向她倆,送上禮物期望她們笑納。怎料大侄女打開一看,其反應竟是:

「嘩!咁類型既,點我著呀?」

「輕便褲喎,應該你地既,睇真D」,老婆稍帶尷尬地回應

「唔呀,咁既褲,我又要買上衣去配呀,唔要呀?」侄女回應

「我都唔要呀?」,另一位侄女亦答上

「唔要算啦,我自己著」,老婆面帶不悅,靜靜地拿著禮物走回自己坐位。

「亞女點可以咁冇禮物,人地俾禮物你呀」侄女的父親也有點不滿。

但侄女們沒有甚麼反應,緊接是一陣寂靜,大家繼續吃東西。

眼見其中一位侄女近年家庭經濟變壞,老婆本來預備了一張五位數字的支票利是,希望可以給她多一點心意。我看著她回到坐位後默默進食,桌下則把已準備的利是悄悄放回手袋。給她們送上這樣大的檸檬,她當然不忿再送上利是。

小弟看在眼裏,心裏亦不甚暢快。只覺得侄女們勉強算是來自中產,因為一直生活無憂,對一般物質可能已沒有多少感覺。加上年青人又以自我中心,不喜歡就拒絕,不考慮人情世故。我記得自己長輩教落,拒絕人家禮物,只能因為無功不受祿,而並非因為不喜歡該禮物。就算自己不喜歡,也應該說聲多謝,然後收下,再另行處理(丟棄或轉送)。心理上我可以接受侄女們先收下禮物,再轉送或甚至丟棄,但被即時拒絕,尤其是被後輩拒絕,真要一點EQ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兩公婆因為沒有兒女,原先打算把大部份遺產捐作慈善,小部份則分給後輩們,但經此遭遇後,我們遺囑那小部份可能都要稍作修改了。

也或許我們太過老餅,加上自己無兒無女,所以不明白年青人的想法嗎?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四分一世紀

前幾天跟老婆到大會堂,看了中英劇團的舞台劇 同行四分一世紀,改編自丘世文的同名小說,大意講述丘世文與其好友陳修治,自入大學後相識廿多年裏面的經歷,其中陳修治正值盛年而因癌病去世,令丘世文決意寫下這小說,以記念與老朋友之間的情誼,是少數以男性友情為題的小說。更可惜的是丘世文於著書時亦證實患上腦癌,幾經艱苦才於去世前完成小說,而小說亦變相成為他們兩位的訃文,再加上他們親友寫的附錄,令內容多添一份哀愁。

丘世文的小說情節,正好跨過香港火速發展,而又充滿暗湧的動盪年代,也說明了在受惠於經濟豐收,物質生活提升,由廉租屋搬上半山的同時,精神生活可能仍然饋乏。當大家力爭上游,要將四仔主義更臻完美,要換上更大的屋,更漂亮的轎車時,又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當大家努力工作,為了掙多點錢給家人時,卻又失去了一些金錢買不到的東西:親情、友情、健康、志趣等,到頭來是否有點得不償失,但在不可預知的生命裏面,又是否很容易找到平衡點呢?

波蘿對此劇有深刻體會,對劇中情節有所共鳴。我經歷過主角年青時的輕狂大學生活,再加上自己有幾位相識了四分一世紀的同學,近年都因為意外或疾病英年早逝,他們跟小說兩位主角一樣,都是大學栽培的精英,令人倍生感慨。這些同學雖然都不算是我最要好的,平常也很少見面,但都共同擁有年青時的美好回憶,課室嘻戲、球場上奔跑、旅行、踩單車、圖書館爭位,都是大家的集體回憶。

當今天大家事業都有點成績,有的還是躊躇滿志,希望再闖高峰,有的則安於現狀,一切以家庭為重,正是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除了幾位比較談得來的,其他的真是很多年也沒碰過面。大家都過了適婚年齡,已沒有多少婚宴聚頭的機會,往往要靠上某人早逝的不幸消息,才再次把大家聚集起來,把大家的心再次連上。



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

扎鐵工人海鮮價

扎鐵工潮繼續,我估D工人仲要撐多一兩個禮拜,真係睇下邊個捱得。呢方面其實工人比較佔優,因為停工地盤D扎鐵工作始終要有人做,工人而家罷工唔做,復工之後始終要搵佢地做番,最後會要D工人增加工作天數,去追回工程進度,但對判頭黎講,因為成個地盤進度拖慢,會損失時間及金錢(加班費)。工人如果團結唔開工,佢地相對有較高議價能力,最後結果,還看市場力量,始終都係供求決定。

好多「自由市場」倡導者,都質疑扎鐵工點解唔用浮薪制,按表現及市場環境決定人工高低,有D海鮮價既味道。其實香港建造業(曾經)咁發達, D老闆及工人經多年實踐,應該建立一套僱用方法,最能夠釋放生產力,將雙方既利益提升到最高。對於建造業多年來都採用固定日薪,而唔係衡工量值,我相信一定有其原因。對於一個帶幾十人既判頭,要採取浮薪制,行政上冇乜難度,我估計有判頭亦試過浮薪制,但最後效果唔理想,市場唔肯接受,最後被迫用番固定日薪制度。

咁係乜理由,令偉大既「自由經濟」理論係建造業唔係work呢?我試想像如果個判頭同一地盤,有廿個扎鐵佬幫佢打工,因為判頭要定價全包扎鐵工作,佢當然希望以最低成本,盡量發揮D工人生產力,而採用浮薪制,生產力高個D工人當然有較高日薪。首先一個講求team work既地盤,扎鐵斷估唔係逐件計,好難量化生產力,要客觀評估邊個生產力高D,真係唔容易,只能主觀睇邊個勤力D,手工好D,做交帶等。我相信扎鐵工作,實質技術唔算高,反而體力要求就唔少得,因為體力關係,變相亦要睇D工人係咪盡心盡力,一個肯落力D既工人,生產力唔單只高,仲可以帶起成team人既工作士氣。

咁如果落力既就多D人工,係咪就鼓勵大家提高生產力呢?我反而從另外一方向去睇。因為浮薪制,手腳慢D工人自然低D日薪,如果工人懷疑自己人工低,佢會問周圍,check人地個pay,好容易就知道自己被列為低薪,咁佢地D工作態度會點呢?有D可能發憤圖強,但大部份會更加放軟手腳,覺得反正人工低過人,做慢D先唔會蝕底。如果個地盤有人放軟手腳,但D工頭又唔可以鬧佢地(因為佢地係接受低D日薪),加上唔係所有工人都知佢地低薪,只係見佢做得咁慢,老細都冇詐形,自己仲駛乜咁搏,咁樣惡性循環,最後就成個team都士氣低落,生產力下降,判頭老闆最後都要改番固定日薪。

其實所謂固定日薪,都係名義數字,暗地裏有價講,如果係長散(兄弟班),大家都了解對方實力,咁D人工就更加有商有量,變成一種市場調節機制。另一個調節方法,就係因為僧多粥少,D老闆以同一日薪,當然會搵D比較做得野D工人,對於D冇咁落力既,就會少D工開,一樣係市場淘汰機制。所以當大家批評扎鐵工人唔用衡工量值,有違自由市場理論既時候,都應該從實際環境去分析自由機制有冇缺憾,客觀了解佢地運作方法。始終D老闆及工人先最清楚市場,D老闆如果唔識,佢地間公司早就要執笠,識得run business 先叫老闆,有幾可見D經濟學家夠膽離開象牙塔,走去商界呢個殺戮戰場去practise。

另外我見好多人覺得經濟復蘇,發展商或建築公司應該回饋D工人。事實係發展商好搵唔代表會益D判頭,加上建造業僧多粥少,D判頭本身都唔夠野做,所以每次招標都爭餐死,個價落到鬼咁低,你睇下本地大建築商D年報,就知佢地近年生意雖然好轉,但都只係微利,做判頭生意(吸血鬼型二、三判除外)比起銀行做定期,唔係好幾多。

適者生存,要好似 “Who moved my cheese”對老鼠咁,凡事要早作準備,洞悉先機方為上算。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好天收埋落雨柴

近日扎鐵工人示威,不滿日薪由九七年時的一千二百元,降至現時的八百多元,要求商會提升到九百五十元水平。九七金融及樓市泡沫爆破,加速了香港經濟轉型,由製造業轉為知識主導的服務業,正係個地球越來越平,低技術工種需求減少,部份更被新技術取代,加上從業員惡性競爭,工資難以回復舊觀。

就以建造業為例,因為回歸前十大基建完成,加上停建居屋及公屋,市場對建造業需求減少,令到建造業公司及工人供應過剩,形成激烈競爭,工程招標價格每況愈下,跌幅被比工資還要厲害。加上科技推動,部份工序已被預製組件替代,一方面改善工程進度及成本,亦變相取替部份本地工人。

其實過去十年,工資大跌及工時增加,又豈止是建造業,其他行業如:運輸、保安及清潔等低技術工作,其情況恐怕亦一樣惡劣。就算是知識型服務業,隨著電腦及通訊發達,很多工作已外判到較低工資的城市,再通過視像傳送,提供溝通介面予客戶。本港很多大公司的IT支援部門,已逐漸搬到其他城市,我相信部份設計、工程、會計、醫療等顧問服務,亦可通過外判,由其他地區的專業人士分擔。如果此一做法變成趨勢,恐怕知識型的專業人士,亦要立刻面對環球競爭,更深切體會地球是平的。

扎鐵工人慶幸工種需要一定技術及氣力,不容易即時被取代,加上本身有健全工會,為行業工人爭取權益,相對於其他弱勢行業,扎鐵工人的遭遇已經算是不幸中之大幸。通過激烈抗爭要求加薪,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一旦處理不善,更會招來社會反感。老生常談,要應付經濟轉型,不外乎兩個方法。

最有效當然是經常自我裝備,不斷通過學習更新知識及技術,擴闊及深化工作能力,隨著社會轉型,應付演化中的工作需求。這個方法永遠知易行難,尤其是人到中年,本身基礎知識薄弱,就不容易改變自己去適應。有效方法始終要從年青時做起,要好似「誰搬走我的芝士」裏面的小老鼠一樣,切忌太過安於現狀,要經常留意四周變化進,改進自己去迎合社會需要。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未雨綢繆,積榖防飢,趁年青及行業好景之時,做好理財工作,早日為將來打算。尤其一些非知識型行業,很容易被科技及其他人取代,從業員更應要有心理準備,早作打算,好天收埋落雨柴。就以扎鐵工人為例,如果當年月入兩三萬好景之時,已經早作準備,今天就不用如此慌惶。




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

還未獨立的中五生

我上文提過今日的年青人,因為資源充足及資訊發達,普遍學識都比以前的高。但知識高是一方面的現象,但處事能力方面,則未見得比以前的年青人出色。

我有如此 觀感,主要是留意到近年中六收生情況,很多年青人都要由父母帶領,到不同中學叩門,報讀該校的中六學位。小弟看見這個情景,真是十分感慨,覺得時下的年青人太受保護,正如坊間常言的「高分低能」,以一個十七、八歲的年青人,不管他成績如何,但觀其任人指揮的生活方式,硬生生地接受父母灌輸的價值觀,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實在令人歎息。

這正正顯出當物質太充裕,年青人過份受到保護下,往往就失去求生本能,更埋沒力爭上游的動力。選科、留班、本地或海外升學都由父母代為選擇,彷彿已經失卻興趣和理想,一切變得隨波逐流,任由命運擺佈。回想自己當年小六升中時,已經懂得為自己張羅打算,和同學四處找尋中一報讀,並參加各校的筆試及口試(包括英文口試)。那時當然沒有長輩同行,也沒有地圖,更無錢搭的士,靠的是帶我們到目的地附近的巴士,勇於問路的嘴巴,永不言倦的雙腿,和一股為將來努力的熱忱。

另外,我聽過今年天才狀元何凱琳接受電台訪問,那份自信得體及對未來的熱切追求,是現今大部份年青人欠奉的。相對於那些說話沒神沒氣的青年,或一些躲在互聯網黑紗後面攻擊凱琳,指罵她的外表及品格的人,我慶幸在她身上找到年青人應有的陽光,和未來社會的希望。



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會考生今昔比較

每逢會考放榜,坊間總有好多評論,批評教育制度、考試方法等等。今年因為中英文評級改變方法,激起更多評論,兩者除了改為以水平評分外,並將英語甲乙兩個課程合併,令考獲二級(一般評為合格)考生的比率,由去年的53%(E級為準)增至今年的68%(二級為準),一下子多了15%合格生,考評局擺明是賣大包了。看來今次的改制,又會引來各方用家的爭議,其中尤以大學及僱主最感迷惑。我以為問題主因是只有五個級別,難以區分中中及英中學生水平的差距,解決方法是增加組別到七級,才能有效地顯示及區分學生水平。

除了考試制度以外,另外一個必定討論的話題,就是學生語文水平是否每況愈下。如果你訪問校長及僱主,他們一定認為畢業生水平下降,遜於昔日同級學生。但波蘿認為這個只是狹義的看法,再加上主觀意見,未能掌握全民發展情況。我相信隨著社會進步,學校資源增加,家庭輔助提升,加上資訊發達,以同一資質學生引言,其學術水平(暫可看成考試成績),亦應該比以前有所改善。

但為何一般人的感受又有所不同呢?我以為主因是普及教育所致,使到今天能參加會考的年青人「比率」,要比十幾廿年前多了幾十巴仙。這些邊緣學生以前都因為成績未達標,或家庭未能負擔,於中五以前已經輟學,連參加會考的資格都沒有。今天他們可以應考,但因為拉曲線計分方法,即要將合格比率保持到與往年相若,導致一些以前水平未達的學生,今天會被評為合格。如此一算,自然覺得合格學生水平今非昔比,但並非表示學生水平下降或教育失敗(雖然制度仍待改善),只是評級方法導致的差異。所以我認為今年的英文考試,以水平評分,能更有效地量度學生水平,提供客觀而準確方法,方便將來監察歷年成績變化。

除了以拉曲線統計作為論點,我亦嘗試從優秀學生的英語水平作出分析。我也認識一些從前英文乙拿A級的人,但他們當年中學時的英語水平又有多高呢?至少我甚少見到一些初中程度,就能拿著兩吋厚如哈利波特英文書的同學,當年會主動閱讀課外英文書的已經不多,願意拿起兩吋厚的英文經典則更少,有能力於一星期內看完的就更加未見過。我以為今天中產家庭資源充裕,而且家長有豐富學識教育子女,大大提升了尖子的英語水平,就如今天就讀中一二,但有能力閱讀哈利波特,並有能力於英文會考合格的可謂大不乏人。

總體引言,我還是相信學生語文水平是提升了,而尖子的水平提升更是顯著,至於你在工作上是否有機遇碰上他們,主要還要看閣下的公司,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

歌仔都有得唱:「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在選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