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DAB 順風車

前文提到政府邀請有興趣的公司,申請數碼聲音廣播DAB牌照,最終只有四間機構申請,分別是商台、新城、雄濤廣播(即大班台)和鳳凰廣播,而一向爭取廣播空間的民主派及地下電台都放棄申請。

如果有留意政府二月時
發報的資料,就知道政府雖然只發放一條頻帶作DAB申請,但就強調該頻帶可以負載7至13個電台,即可容納多於一個營辦者。DAB與舊有FM制式的最大分別,就是每一DAB發射機都能負載7至13倍的電台數目,每個電台的工程成本便相對降低。根據政府預算,山頭興建發射站的工程成本約為3500至4000萬元,如果以13個電台攤分成本,每個約需300多萬。當然,對於官僚是次預算的準確度,我就心照不宣了,以免打擾大家雅興。

以目前情況來看,最終的7至13個電台,會由合資格而願意分擔建造成本的申請者瓜分。如果以傳統的FM覆蓋營運,最少要兩三千萬落樓,但DAB因為可以由多家分擔,300多萬就可以達致「全港」覆蓋。如果民主派及地下電台真的有意承辦,300多萬之數,應該可以通過大型籌款活動集資,但如今白白放過上車的機會,就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了。

雖然各家申請者大概都願意分擔建站成本,但安排上只由一家公司牽頭興建,而再由其他公司分擔,其中誰主浮沉,必然是十分爭議之事。以政府立場,當然希望會由一家相對中立的機構負責興建,以減少其中紛爭,而這家機構亦自然成為政府心中的第五個DAB經營者。

DAB廣播以高階音質為優點,尤以播放音樂為賣點。但隨著MP3機及iPhone流行,大量美妙音樂全在彈指之間,電台音樂節亦變成是明日黃花。各電台現時的主要賣點節目,都以phone-in、各式討論及財經節目主導,最終還是以內容取勝,音質高低與否,變成無關宏旨。以現有電台的營運模式,必定睇食飯,以減低DAB要分擔的支出,不會積極擴闊戰線。作為一個普通聽眾,就只能寄望新來者有所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