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好天收埋落雨柴

近日扎鐵工人示威,不滿日薪由九七年時的一千二百元,降至現時的八百多元,要求商會提升到九百五十元水平。九七金融及樓市泡沫爆破,加速了香港經濟轉型,由製造業轉為知識主導的服務業,正係個地球越來越平,低技術工種需求減少,部份更被新技術取代,加上從業員惡性競爭,工資難以回復舊觀。

就以建造業為例,因為回歸前十大基建完成,加上停建居屋及公屋,市場對建造業需求減少,令到建造業公司及工人供應過剩,形成激烈競爭,工程招標價格每況愈下,跌幅被比工資還要厲害。加上科技推動,部份工序已被預製組件替代,一方面改善工程進度及成本,亦變相取替部份本地工人。

其實過去十年,工資大跌及工時增加,又豈止是建造業,其他行業如:運輸、保安及清潔等低技術工作,其情況恐怕亦一樣惡劣。就算是知識型服務業,隨著電腦及通訊發達,很多工作已外判到較低工資的城市,再通過視像傳送,提供溝通介面予客戶。本港很多大公司的IT支援部門,已逐漸搬到其他城市,我相信部份設計、工程、會計、醫療等顧問服務,亦可通過外判,由其他地區的專業人士分擔。如果此一做法變成趨勢,恐怕知識型的專業人士,亦要立刻面對環球競爭,更深切體會地球是平的。

扎鐵工人慶幸工種需要一定技術及氣力,不容易即時被取代,加上本身有健全工會,為行業工人爭取權益,相對於其他弱勢行業,扎鐵工人的遭遇已經算是不幸中之大幸。通過激烈抗爭要求加薪,始終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一旦處理不善,更會招來社會反感。老生常談,要應付經濟轉型,不外乎兩個方法。

最有效當然是經常自我裝備,不斷通過學習更新知識及技術,擴闊及深化工作能力,隨著社會轉型,應付演化中的工作需求。這個方法永遠知易行難,尤其是人到中年,本身基礎知識薄弱,就不容易改變自己去適應。有效方法始終要從年青時做起,要好似「誰搬走我的芝士」裏面的小老鼠一樣,切忌太過安於現狀,要經常留意四周變化進,改進自己去迎合社會需要。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未雨綢繆,積榖防飢,趁年青及行業好景之時,做好理財工作,早日為將來打算。尤其一些非知識型行業,很容易被科技及其他人取代,從業員更應要有心理準備,早作打算,好天收埋落雨柴。就以扎鐵工人為例,如果當年月入兩三萬好景之時,已經早作準備,今天就不用如此慌惶。




2 則留言:

C.M. 提到...

雖然小弟自己未有想清楚對這件事有何種立場,但覺得你講得不錯!

波蘿游 提到...

CM,

人總是喜歡懷緬過去,尤其九七前後。除了扎鐵工人工下跌,還有更厲害的:

1。樓價:仍跌了45%
2。電腦:以前二萬一部,而家四千
3。律師樓契:以前二萬一份,而家四千
4。運輸司機:以前月入二三萬,而家一萬
5。清潔及保安:以前月入過萬,而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