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3日 星期日

象牙塔上的裂痕

波蘿游早前「香港失了水準」一文,曾經批評浸大商管學院學者文章中的謬誤,今日閱讀生果報財經版:「理財第一波」其中「置業投資」一欄,出自另一位浸大會計及法律系李教授手筆,同樣教在下搖頭輕嘆。

李教授提及置業乃人生重大決定,必須謹慎行事,這點小弟極表贊同,日前亦曾行文分析其風險。但對於李教授認為置業者,尤其是初次置業者,應攜同建築師、土木工程師、測量師、律師及會計師前往銷售地盤,以聽取實地專業意見,真教小弟大開眼界。如此書生之見,小題大作之舉,令我懷疑教授是否不食人間煙火,有否親身買樓經驗。

教授認為建築師及工程師可就設計及建築水準給予評語,我未知是否要他們進入地盤,並核對建築圖則,還是要他們實地驗證施工水平。教授又指出測量師可以提供估價的資料,未知要否地產商提供地價、建築材料數量及單價、毛利率等數據,以方便測量師估價。又教授知否本港很多銀行都提供免費網上估價,只需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給予估價;又或可到中原或美聯網頁,找尋相同坐向及高度單位的最新造價,絕對比測量師的估價來得準確。

至於律師及會計師,教授認為可告知你大廈公契及保險條款,及按揭計劃和付款建議。試問要買一層幾百萬的樓,尤其是新樓,大廈公契及保險條款對你的置業決定有多大影響,至於付款建議方面,只要找銀行貨比三家,不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計劃嗎?

可能教授相識滿天下,隨時可在大學找到以上專業人士,而不需付上服務費。但對於一般置業人士,要多少錢才可以僱用這些專業人士,而他們的建議又有多少用得上?波蘿游初時以為教授都在象牙塔良生活,對現實情況認識不多,但見其既然有此教人理財的專欄,或許有其他方面的真知卓見,便在網上翻閱其昔日文章,其中「
稅務建議(四):不平等的免稅額」,有以下「驚人」論點。

教授認為按現在的父母免稅額規例,每位長者只容許一子女申領,會做成不公現象,並間接鼓勵無份申領的子女拒絕供養父母。對於教授此一觀點,在下認為有討論空間,但對於教授出身會計系,並行文教人理財,其計算出的數字,小弟就不敢苟同。教授認為現時申請父母免稅額共195億元,以邊際稅率17%計,約為33億元,實際可能更少,因此推斷如果容許所有子女都可以申領父母免稅額,政府減少的收入應少於33億元,即為原來的一倍,數目有限。

我無法理解教授的邏輯,如何可以這麼容易就推斷出「一倍」這個答案。就以自己為例,父母有七名子女,其中五個在職,另外兩個則為全職主婦。因為大家都超過三十歲,有多年工作經驗,薪金亦處社會中上水平,如果政府放寬限制,則會由現時一名子女申請,變成五位都可以申請,政府的收入將會減少四倍,不是一倍。你可能以為我是極端例子,但很多平均七十歲的長者,都有至少四至五個子女,有七八名子女的亦不勝枚舉。如果其中有三名在職,而以其工齡及工資亦可享免稅額的話,則數字會是教授推斷的兩倍或更多。

波蘿游批評的不是教授數字的準確性,而是其推論過程欠缺邏輯,亦無細意參考其他有用及相關數據,更談不上學術性,如此理財顧問,最好還是避之則吉。

近年的普及大學教育,影響的似乎不單學生水平,還有教授水平,可能是互為因果,變成象牙塔上的裂痕。




3 則留言:

Clay 提到...

有那個水準的報章,就有那個水準的寫手呀。只是堂堂一個教授如此,實在令人扼腕。香港教育水平低下,又怪得了誰?

波蘿游 提到...

可能很多學界精英,見到理大曾教授咁受歡迎,日日都係生果報財經版出現,重出好多書,學者們都希望效法,提高本身知名度。

問題在於如果學者理論根底薄弱,又不願花時間做好市場調查及研究,加上沒有實戰經驗(不像曾教授那樣入世炒埋一份),其文章亦變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Clay 提到...

曾教授還是有實戰+理論結合的論述的,比起一般財經演員層次要高多了。

學者寫專欄,要適應讀者水平口味,自然不能詳列論證過程與論據。但背後的論證,還是嚴謹些好。唔好好似街頭智慧般想當然嘛。

P.S.曾教授係城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