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樓與股

同事三十出頭,未婚,畢業後加入公司,眨眼已經十個年頭了。他雖然人工不低(在香港來說,是最高的10%了),依然與父母同住公屋。相對於波蘿游當年一踏出校門,因為老家地少人多,為了追尋更大空間,寧可自己租住板間房,也要過其獨立生活。因此,以同事的經濟水平,及負擔能力(估計有七位數字資金),仍然與父母同住,我就很難理解其心態了。

近日與他閒談,問及其有否置業意向。他透露正有此打算,加上他一直持有一些藍籌股,於是徵詢我的意見,是否應該賣出股票,作為置業首期。我雖然是房地產大好友,更於去年尾以
行動支持,但買樓始終是人生重大投資,其風險甚高,我沒有全力推介,只講了一些小道理,例如應考慮本身能力,以自己需要為主,可作為長線投資等等,建議他可以積極考慮。

買股票與買樓雖然都是投資,但在風險管理方面,有著很大分別。股票你可以通過分散投資,例如買入盈富基金,相當於一籃子的實力股票,避免個別的良莠不齊,而因為遇股不淑,引致重大損失。加上可用月供方式投資,正如前文:
月供投資 - 免貪心,破恐懼提到,分散時間風險,減低因為「時運低」而帶來的打擊。

相反來看,買樓則差不多是「一鋪過」的投資,很難分散時間風險。就以買入二百萬的單位為例,你的投資風險不是首期的三成(六十萬),而是整整的二百萬。而首期的金額,都是多年來積累或投資而成,真是每塊大元咬出來都有血有汗。買入後如果樓價上升,當然是還得神落。但一旦下跌,對置業者(尤其是首次置業者)會造成很大心理壓力。波蘿游有不少同齡朋友,就是於九七前後首次置業,落得十年抗戰的艱苦境況,去年才能浮上水面回氣,但就虛度了黃金十年。

對於有意將來置業的年青人,其中一個減低未來買樓風險的方法,就是利用月供地產股的方式,以多年時間累積買樓首期。因為如果樓價上升,地產股價中長線亦然,藉此達致與樓價套戥的效果。另外月供投資,可以減少因為股市波動(地產股尤甚),而令閣下作出不理智買賣。當然,就算閣下最後以此法累積了上述的六十萬首期,但一旦投入到二百萬的單位內,相差的一百四十萬就沒有經過套戥,要赤裸裸的面對風險了。

始終買樓只能付上首期,必需要加上借貸,就變成了有炒Margin的風險味道。當然,高風險亦可以帶來高回報,如果閣下在三個月前置業,而又揀中了一些大路貨,價格應該上升了15%,以三成首期為準,期間回報就是50%了,遠勝同期的股票升幅。


都是那句,「有危就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