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醫療融資系列 (三)公營醫療效率(下)

上文提到根據醫管局年報資料,其住院及門診成本,似乎遠高於私家醫院收費,即意味公營醫院效率遠低於私營,事實是否如此呢?

當我首次讀到這些數字,即時考慮的是資料的準確程度,數字有否被粉飾。我用了一個簡單的反證法,就是利用年報羅列的各項服務單位成本,再乘以報告中的服務次數,當中主要是各類住院,還有普通及專科門診、急症、綜合醫療及各種到訪服務,最後得出總和約為290億元,與醫管局該年的總支出相若,即是單位成本大致與事實相符,沒有被人為扭曲。

接下來要比較的,是服務的內容,會否與私營相若。首先是佔了支出七成的住院服務,我近年有不少近親光顧私院經驗,雖然私院床位每晚只為兩三千元,但入得醫院當然不是齋睡,而是有跟進服務,就以一個小手術個案,第二日就可以出院,床位費一晚雖然只是三千元,但還有手術二萬,手術房一萬,麻醉師一萬,一些化驗幾千,雜費又是幾千,最後盛惠五萬大元。但相比之下,醫管局的平均成本只為是每天三千多元,但已經包含所有檢驗、手術及相關支出。

根據報告,醫管局住院病人平均要留院六天,要在醫院住上六天,相信病情都相當嚴重,普遍的驗血、驗乜驗物,CT或MRI,恐怕是指定動作,再加上醫生巡房,在私院最少都要花上兩三萬元,而且要做手術的話(機會相當高),最簡單的都要再加兩三萬元,相對於醫管局的二萬元平均支出(六天成本),私院收費最少高出一兩倍。

同樣情況亦發生在門診,醫管局專科門診多為長期病人,而以老人佔多數。長期病人每次覆診,都會獲發三個月藥物,有時還要接受一些照射或化驗,檢查病情進展,亦可能包括無需住院的小手術,而這些支出都包括在$740的單位成本內。私家醫生根本不會發放三個月藥物,而會要求病人一個月內覆診,單計算三個月藥費,恐怕已經要付上一兩千元,再加上一些化驗費就更不得了,平均收費必遠高於醫管局門診成本。

從上面數字,不難看出私家醫療收費遠高於公營成本,我估計最少貴上一兩倍。以另一說法,亦可謂公營醫療效率遠高於私營對手。

公營效率之高,主要有賴低廉收費,吸引大量病人,達到規模效益,令效率提升。加上公營醫生人工普遍低過私營,就以公營最高薪的的顧問醫生為例,他們的收入與高檔私營醫院醫生相比,亦只能敬陪末座。最後的原因,當然還包括公營醫護,普遍做到冇停手的因素使然。儘管如此,公營醫療支出倚賴稅收支持,有責任不斷提升效率,以向納稅人交待。


我以為公營醫療效率雖然相對較高,但在效益方面就有很多改進空間。公營醫療就好像收費低廉的快餐一樣,以規模效益減低成本,提供千篇一律的服務,沒有為病人給予快捷及個人化的服務。隨著人口老化,實質醫療支出增加,醫管局應該加強與私營合作,通過資助部份有能力負擔的中產,誘使他們投向私營。一方面可以減省公營支出(前提是資助金額必須低於本身成本),亦可帶動私營趨向規模效益,令私營效率相對提高,以應付因為人口老化,而不斷上升的醫療服務需求。







11 則留言:

VC 提到...

言之有理,為甚麼我們的報刊傳媒卻鮮見如此公平的評論!

VC 提到...

linked, thanks.

http://imvchk.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28.html#links

Clay 提到...

波老闆對數字的研究很仔細!而整體上若虛也很同意。但若虛有一些疑問:

-公營醫院的收費的確能收回成本嗎?之間有沒有政府津貼?若有,則公營醫院收費不可假設為成本,而難以與私院比較...

-私院收費反映了成本嗎?由於需求過多,而供應不彈性(經營醫院的門檻很高),會有機會做成拉高價格,導致價格偏離成本嗎?

波蘿游 提到...

若虛

我只用上公營成本作比較,沒有用公營收費數字(只佔成本少於一成)

私營收費當然包含成本及利潤,大部份利潤都去了醫生口袋,我估計醫院賺到不會多過20%。

除了極少數(身家過億)富豪,中上產對數萬至數十萬的私家醫院費用,都會十分敏感,所以不能說供應不彈性。

飛蚊導彈 提到...

正如若虛兄所言,由於經營醫院的門檻很高,私家醫院之間其實很缺乏競爭(是為供應彈性不足)

但是如波老闆所言,中上產對數萬至數十萬的私家醫院費用,都會十分敏感,需求彈性其實很高,私家醫院更要面對公營醫院的競爭,為何私營醫院價格仍是居高不下?

是公營醫院太便宜,私家醫院認為無法競爭,所以退出服務普通市民的市場,專注服務大富豪嗎?
還是如波老闆所言,私家醫院的規模經濟不足?

飛蚊導彈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飛蚊導彈 提到...

本人反而有另一種看法
由於公營醫院價格雖然便宜,但質素一般,輪候時間也太長(尤其是分娩,割粉瘤,白內障甚至普通科門診這些在公營系統被視為low priority的),結果小部分中上產忍受不了,寧願貴一些,便去了光顧私家醫院

私家醫院以這樣的高昂價錢,卻也得到小部分中上產的青睞,加上服務大富豪的收入,結果便能夠苟延殘喘,過著"吊鹽水"的日子

隨著醫療需求不斷增加,就像醫療改革諮詢文件所講,輪候時間將大幅延長,只要小量加價,(安全網當然要保留)便能夠把更多的中上產推向私營市場
再激進一點,將部份非緊急醫療服務(那些本身在公營系統是low priority的)剔出公營系統,然後資助低收入和綜援人士光顧私營市場,公營系統專注照顧危急重症和傳染病

到時候,既可舒緩公營系統的負擔,又可促成私家醫院達到規模經濟,更可以改善公私營醫療失衡,一舉三得,這樣隨時連醫療融資也不用了....

波蘿游 提到...

飛蚊導彈

"只要小量加價,(安全網當然要保留),便能夠把更多的中上產推向私營市場”

我都見過一些經濟學者有如此意見。理論上是對的,但學者唔會考慮效力如何。可能因為要計數,而家D新派經濟學者都唔多識計。

我就做了以下個案計算:

住院六天連小手術:
公院:成本$20k,收費$1k(補貼95%)
私院:收費$60k

對中上產〈家庭月入:$30k以上〉收雙倍費用,即$2k

有誰會因為公院多收1k,而跑去收費$60k的私院,恐怕百中無一。

但政府要實施對中上產雙倍收費,政治風險極高,隨時引發十萬人大遊行 (當然,經濟學者不會考慮政治風險。)

飛蚊導彈 提到...

單靠加價,當然效用有限
不過根據政府的預測,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大幅上升,如果將來輪候時間增加一倍,公營醫療價錢又增加一倍的話,效果便會更大了
尤其是這個建議針對的這些低優先次序(low priority)的服務,本來現在已經要等一兩年,到時候變成等三四年,再加價的話,絕對可以減少中上產繼續等的誘因

至於政治風險,只要造個理由(甚麼成本上升等等),然後整體性的加價,再向基層市民相應增加補貼以維持本來的水平,我相信中上產們不會為"割痔瘡加價"這些小事去遊行吧....

波蘿游 提到...

"本來現在已經要等一兩年,到時候變成等三四年,再加價的話,.."

原來中上產可以忍受由一兩年等到三四年,但就會忽然因為多加一兩千元而轉去收費六萬元的私家醫院,這是甚麼邏輯。

請參考政府如何誘使輪候白內障病人轉到私家

陳冠宇 提到...

視頻語音聊天室
天下聊語音聊天室
愛聊語音聊天室
天下聊天室網址
天下聊
天下聊聊天室
網聊
農夫聊
冰心聊天室
視訊美女免費
免費視訊
維納斯免費視訊
免費一對多視訊
色男色女約炮網
久吧視訊聊天室網站
日本視訊聊天
日本視訊
日本視訊DX
同城交友約炮
約炮網站哪個好
交友網站約炮容易麼
交友約炮
58同城交友約炮
約炮
交友網站約炮指南
來約炮網
58同城交友
櫻花視訊聊天網
奇摩女孩真人交友視頻網
奇摩女孩視訊聊天網
真人免費視訊聊天室
免費視訊區一對多
台灣免費視訊女郎
玩美免費視訊
卡蜜兒免費視訊
外國免費視訊
月光之女免費視訊區
免費視訊115
女人的裸體真人秀
中教聯誼社
中日聯誼醫院
淘友社
姐妹聯誼會驚魂
美女穿褲襪視頻
褲襪美腳
褲襪美女視頻
無內褲襪美女圖片
玩美女人影音秀
美女影音生活秀
美女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