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稚子無辜,何堪出鏡

寫了兩期強迫金,本來上再下一城,對各基金路數作進一步分析。但見今日明報對各類強迫金收費的分析及評論,與波蘿的原本構思十分相似,作為TMT人,當然要尊重原創,唔會抄野(或涉嫌抄野),所以我要D時間腦震盪一下,稍後從另一角度去評論。

今日暫時轉換話題,講明報另一單關於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調查: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528/gfa1.htm,提及政府因對低收入家庭支援不足及遲批,令其家庭兒童欠缺學習物資,其中一半更要出外拾荒,幫補參考書簿及其他學習使費。

首先聲明,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SoCO)
http://www.soco.org.hk/ 是波蘿非常欣賞的組織,成立三十年來,不斷幫助貧苦大眾,幹事成員如何喜華及施麗珊等在此方面之努力,更廣為人所熟悉。尤其是何喜華雖然是有錢仔一名,卻放下富有人家生活,三十年來毅然為SoCO盡心付出,小弟最為欽敬。最近SoCO的「活在西九」的展覽活動,更令人印象難忘。

但話雖如此,我對SoCO慣常使用的某些宣傳手法,則甚有意見。就以今次記者招待會為例,公佈低收入家庭支援不足的調查,SoCO再次採用他們慣常手法,有受影響家庭成員現身說法,讓記者盡情捕捉有關人仕「苦口苦面」的鏡頭,再加上自述經歷的Sound-Bite。本來此乃宣傳手法,如果成年苦主願意以真面目示人,現身說法,本無可厚非。但SoCO則多次將小朋友也拖埋落水,令小孩亦要在鎂光燈下,以真面目描述自身的苦況,而報章方面亦照登其正面照片,並無打格仔(可能報紙已徵得兒童父母的同意)。除了今次,我已多次見過SoCO係記招會裏,要小朋友以真面目自我剖悉,而報紙亦沒有打格,照登可也。

低收入家庭問題,係屋企成人的問題,亦可以係政府及社會支援不足的問題,但絕不是小孩子的問題,何解要為加強說服力,要他們出鏡。從心理角度看,此會將小孩標籤,令他們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一,並產生錯覺,認為是社會虧欠了他們。並且傷害他們在同學或朋輩之間的形象,試問如果有同學仔從報紙認出他們,再而取笑他們,對他們的打擊有幾大,對其成長路程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在此還望SoCO及各報章以小孩的利益為重,不要再登其照片,最好就不要他們出席這些記招會。我相信做成人苦主的現身說法,已經有足夠感染力,成人的問題,就讓成人去承擔吧,不要再為小孩帶來更大的不幸吧?




1 則留言:

Irisation 提到...

這點我非常同意。

這組織曾經以貧窮孩子作主題出版影集,收益全用作協助有需要家庭,我對這種宣傳手法並不苟同。孩子們成為被拍的對象畢竟是不能選擇的(這種年紀並沒有拒絕的意識);成為影集的其中一名主角,相信在成長路上亦非一件值得光彩的事。但可以想像的是這對他們成長路上的影響,被標籤化為社會低下層,小小心靈怎不覺得自卑,難怪每張相片都是愁眉苦臉、慘慘淡淡的。既無藝術美感,又無實用價值,實不知用意何在。

這個組織的出發點我相信是好的,然而有關人等是否能貫徹其理念,我就有點質疑。以往曾參與其義工活動,一直期盼有多些出力的機會,然而給我的感覺是組織對義工的重視和管理不大完善;又曾嘗試以捐款的方式希望幫助有需要的家庭,但負責員工態度差劣,只要求將金錢捐往組織,對本人查詢捐款用途和受惠人士支吾以對,試問又怎會放心將金錢捐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