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香港vs紐約 – 請特首三思

前天特首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提出要香港達至紐約及倫敦等級數的國際都會,人口要從現在的七百萬增至一千萬,還要強化金融制度,增加藝術及運動設施,而大學及商界亦要不斷吸引內地人才云云。

要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都會,是前朝政府掛在口邊的宏願,亦已經變成政府對外國媒體慣用的口頭禪。然而政府只顧訂下一個虛無飄渺的目標,多年來卻未見認真分析三地人口結構、教育水平、文化背景、政治現實、環境生態等因素,清楚了解自己相對的長處及缺點,訂出有利長遠發展的計劃。

就比較香港及紐約兩地引言,本港就存在著很多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情況。我試從以下各方面比較兩個城市的優劣:

1. 人口結構
美國是世界最自由的國家之一,對人民於國內流動毫無限制,而紐約作為美國的核心城市,一直吸引著美國三億人口中最優秀的一。任何美國國民,只要你擁有學識和才能,隨時可以由鄉村小鎮,搬到紐約居住及發展。相反地,就算你在紐約出生,如果你沒有足夠能力與城中精英競爭,你亦可以隨時搬去美國其他城市生活及工作,收入可能減少,但因為物價亦相對便宜,生活水平亦可以維持。簡單引言,紐約〈特別是華爾街〉都集中了美國最優秀的人才居住及工作;與此同時,紐約亦憑藉開放的人口政策,不斷吸收世界各地精英前往發展。

但就香港而言,我們在人口政策上,一直處於封閉及被動的狀況。幾年以前,政府都沒有固定政策來吸引外來人才,一向都靠本土培育,並無像美國般吸納大陸人才。再者,不管你是社會精英,或普羅百姓,一旦成為香港人,就算自己競爭力不及其他港人,亦要硬著頭皮繼續留港生活,不能像紐約人般可以隨時搬到其他國內城市居住及工作。再加上過去輸入人口政策,每年到港的五萬國內人口,都以低學歷及低技術為主,對香港發展金融及高增值項目,都有著極大的障礙。儘管港府近年「積極」招引國內精英,但礙於政策僵化,加上部份民粹議員的阻擾,效果未見理想。反而因為國內高速發展,很多身為跨國企業高層的香港人,為著追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不惜舉家移居內地,成為企業駐內地的代表,變相削弱香港自身的競爭力,實在是人才流動中的「劣幣驅逐良幣」。

2. 教育水平
港人普遍教育水平不高,恐怕平均只有初中程度。儘管政府近年大力增加大學畢業生,但因為增長過急,以致一般畢業生水平反而有下降跡象。另外,大學當局因重點於開源節流,紛紛只顧開辦如副學士般的賺錢課程,忽略整體教學水平,更遑論學術研究,為本港工業及科技發展提供支援。反之紐約一直發揮其去蕪存菁之功能,只有高學識及高技術人仕,先至有得留低。

3. 文化背景
港人一向不熱衷於文化及體育活動,本地亦欠缺具規模的表現及比賽場地,難以吸引熱愛文化及體育活動的外國精英前來工作。就算現在加快興建西九文化設施,恐怕一時三刻,亦只有硬件而缺乏相關人才作為軟件。再者港人深受傳統思想影響,相對勇於冒險的紐約人,港人就顯得凡事因循,間接扼殺個人發展及創意。

4. 政治現實
過去十年,香港一直受制於政治困局。一個缺乏普選的社會,以致特首及政府認受性不足,加上不健全的政黨政治,政府要通過任何議案,都要依靠自己不能控制的政黨所支持,其間更需要中央揮動指揮棒,要求相關議員歸位,過程中難免要對中央政府及相關議員作出額外承諾,早晚都要連本帶利歸還。

另外,反對派議員因深知難以正式參政,只能發揮其為反對而反對的功能,盡量彰顯或誇大政府不足之處,變成議事堂內堂外的吵鬧,內耗政府不少時間及資源,拖慢了很多發展項目。

5. 環境生態
近年香港空氣污染嚴重,儘管政府提出「有利」數據證明情況日漸改善,但是經年模糊不清的維港,其視覺效果已嚇跑了不少外國精英。再加上灰白的石屎森林,臨海矗立的摩天巨廈,破壞了香港環山抱海的優美環境,令東方之珠再難發放光彩。


基於上述的困局,我無法相信香港能夠追上紐約及倫敦,成為同級的國際都會。再者,港人的平均收入及生活水平都遠低於兩地,而過去十年港人的平均收入都未有顯著改善,「超倫趕紐」恐怕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儘管如此,我相信只要大家能從過去十年的挫敗中再次站起來,以港人進取及靈活多變的優點,輔以政府清晰的政策及適當的協調,充份利用大陸提供的商機和資源作為後盾,讓中下階層更能發揮其社會功能,以達致繼續保持本港繁榮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我想這已是大多數港人的心願,「超倫趕紐」就當是一個口號好了。